9月8日,連日來的降雨讓山陽縣南寬坪鎮(zhèn)的山巒籠罩在云霧之中。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,但在各村的防汛防滑安置點里,卻燈火通明,陣陣歌聲讓安置點內(nèi)暖意融融。夜幕降臨之前,南寬坪鎮(zhèn)的鎮(zhèn)村干部踩著泥濘小路,又一次開始轉移群眾。
“大爺,今晚預報又要下雨,咱們還得去村黨群服務中心住一晚!”這樣的喊話,近期每天都在南寬坪鎮(zhèn)上演。下鍋廠村黨支部書記金漢國道出了大家的心聲:“剛開始群眾不理解,覺得沒必要天天轉移。但我們堅持‘寧防十次空,不放一次松’,現(xiàn)在大家都積極配合了。”
眼看到了晚飯的時間點,走進南寬坪鎮(zhèn)寬坪街社區(qū)的防汛防滑安置點,熱騰騰的飯菜香氣四溢,副鎮(zhèn)長兼寬坪街社區(qū)包村領導朱亞利招呼撤離村民盡快入座,邊安排群眾入座邊笑著說:“咱們同吃一鍋飯,同守一夜安。”
吃完晚飯,村民們在村干部的組織下集體觀看防汛防滑宣傳片后,漸漸熱鬧起來。“沒想到撤離到安置點還能這么熱鬧!”沙坪村村民大爺汪信清笑著說,“剛開始還覺得折騰,現(xiàn)在倒好,天天晚上像開晚會一樣,熱鬧得很!”
觀影結束后,有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嘮家常,有人圍坐一桌打牌、下象棋娛樂……最令人動容的是,沙坪村村干部何志金拿出二胡,奏起悠揚的樂曲,村民們不由自主地跟著合唱。一曲《沒有共產(chǎn)黨就沒有新中國》頓時讓現(xiàn)場熱鬧起來。群眾跟著節(jié)奏拍手合唱,從《繡金匾》到《十杯酒》,歌聲一浪高過一浪。
“說心里話,在這比一個人在家踏實多了。干部們比我兒子還貼心,天天噓寒問暖,飯菜直接給我端到手里。”說起防汛防滑安置點的生活,沙坪村的獨居老人盛慶桂感觸頗深,“剛開始覺得天天轉移太麻煩,但現(xiàn)在明白了,這是黨委、政府對咱們的生命負責。看著干部們天天熬夜堅守,我們心里既踏實又感動。”
夜深了,村民們早已酣甜入睡。雨還在下,安置點里的燈光依然明亮,忙碌的身影從未停歇。(來源:商洛宣傳)
編輯: 吳佳蕊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(wǎng)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