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,我從手機里看到一段短視頻,幾位老人談改革開放以來的生活變化,這個說衣食住行,那個談科技先進,有的講國強民富……我思忖說不講遠的,就從近在眼前的廚房,就能看出老百姓一步一層樓日新月異的新生活。...
讀到張愛玲的《更衣記》:六月里曬衣裳,該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罷。你在竹竿與竹竿之間走過,兩邊攔著續(xù)羅綢緞的墻……子孫晾衣裳的時候又把灰塵抖了下來,在黃色的太陽里飛舞著?;貞涍@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,那就是樟腦的香,甜而穩(wěn)妥,像記得分明的快樂,甜而悵惘,像忘卻了的憂愁。...
在當代文學史上,涌現(xiàn)過一批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工業(yè)題材作品,如蔣子龍的《喬廠長上任記》、張潔的《沉重的翅膀》、談歌的《大廠》等等。但用網(wǎng)絡小說的形式表現(xiàn)工業(yè)題材尤其是重工業(yè)題材,總體作品并不是很多。其中,齊橙的《大國重工》堪稱一幅呈現(xiàn)中國工業(yè)的亮麗畫卷。...
聽蟬聲...
父親節(jié)里憶父親...
“十里鹽灣”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子洲縣馬蹄溝鎮(zhèn)。據(jù)明清《延綏鎮(zhèn)志》記載,三皇峁、馬蹄溝、姜家崖三個村上下川長達十多里盡是鹽灘,故稱“十里鹽灣”。當?shù)厝嗣瘛肮瓮涟钧}”,俗稱“刮金板”。十里鹽灣所產(chǎn)的小鹽晶瑩潔白,味道純正且易融化,歷史悠久,極富盛名。...
西鄉(xiāng)縣鐘家溝地處巴山南麓,是川陜古道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1932年12月15日,紅四方面軍在鐘家溝的玄天觀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,宣布了紅軍將翻越巴山、進軍川北的戰(zhàn)略決策。這次會議被譽為是決定紅四方面軍前途和命運的一次重要會議。...
“6天6夜,在延安一孔簡陋的土窯里,冼星海抱病創(chuàng)作,把黃河兒女的不屈不撓,通過串串音符流淌成曠世旋律……”這篇在2021年“講述黃河故事、傳承黃河文化”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的作品,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延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在精心組織開展“講好黃河故事”系列活動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。...
在延長縣雷赤鎮(zhèn)有個叫涼水岸的行政村,位于延河與黃河交匯地帶,隔黃河對岸便是平渡關,屬于黃河沿岸土石山區(qū),155戶人家的土窯洞散布在幾個巨大的陽灣里。這里有別樣的地理地貌、壯美的黃河風光,有原生態(tài)的古樸村落、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,有唱不完的信天游、船工號子,有紅色的革命文化……...
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...
滄桑蔓營寨...
西安老院記憶...
黃河水手工會與紅軍東征...
3月26日,由漢中市政協(xié)組織編寫的《漢中文史叢書》首發(fā)式舉行,填補了漢中文化發(fā)展史上文史資料集成出版的空白,為漢中兩漢三國文化傳播又添力作。同時,這部大型文獻叢書出版的背后凝聚著編纂團隊的汗水和辛勞。...
讀勵志書籍講勵志故事——書友會讓奮進的信念永傳遞...
西安自強東路靠北有一條馬路叫二馬路,我在自強東路住的時候,從向榮巷向北直走遇到的第一條東西街道就是二馬路。二馬路是怎樣形成的?二馬路于1935年拓建,東起太華路,西止于北關正街,全長2250米,寬約14米。最開始起名復興路,以后因自強路起名為一馬路,遂改名為二馬路。1966年二馬路一度改名為旭東街,1972年又恢復為二馬路。...
1952年10月,毛澤東主席第一次視察黃河,發(fā)出了“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”的偉大號召,共和國第一代黃河水文工作者告別親人,遠離城市和家鄉(xiāng),來到黃河中游,深入到氣候惡劣、交通閉塞、條件異常艱苦的山溝溝設立水文站。...
扶貧豐功耀春秋 陜西省首部縣級扶貧志《定邊縣扶貧志》出版發(fā)行...
漢濱區(qū)16萬畝油茶“上線”...
為突出政協(xié)特色,發(fā)掘政協(xié)文化文史資源,本報對《記憶》版面進行改版,開設《文化》《歲月》兩個專版,每周一輪替出刊。...